- A+
所屬分類:行業(yè)要聞
2025年9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峰會發(fā)表視頻致辭,宣布中國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到2035年,中國全經(jīng)濟范圍溫室氣體凈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爭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30%以上,風電和太陽能發(fā)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爭達到36億千瓦,森林蓄積量達到240億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主要高排放行業(yè),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中國此舉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對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提振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信心
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面臨內外多重挑戰(zhàn),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治理前景的憂慮上升,信心下降。從全球氣候治理的內部進程看,美國特朗普政府于今年初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xié)定》,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對全球氣候治理造成嚴重干擾,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從全球氣候治理的外部環(huán)境看,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國際沖突頻發(fā),導致國際社會對氣候危機的關注度下降,用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資源減少,加劇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治理前景的信心赤字。據(jù)聯(lián)合國有關機構提供的數(shù)據(jù),目前世界上有55起武裝沖突,是二戰(zhàn)以來數(shù)量最多的時期。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歐盟向烏克蘭提供了逾千億美元的援助,客觀上既削弱了歐盟的氣候援外能力,也削弱了其內部的減排雄心,導致歐盟的氣候政策出現(xiàn)搖擺,這反過來又影響其他國家對全球氣候治理的信心。對全球氣候治理進程而言,當下美國的消極態(tài)度和歐盟的某種猶豫狀態(tài)銷蝕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信心。此時此刻,信心無比重要,無比寶貴。正是在這一特殊的國際環(huán)境下,中國作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舉足輕重的國家,發(fā)布了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向世界發(fā)出了強有力的信號,向世人展示了中國致力于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積極姿態(tài)和堅定決心,對提振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治理的信心將大有裨益。
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行動
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各國積極表達雄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積極采取行動。只有采取切實的氣候行動,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綠色低碳發(fā)展,才能扎實推進全球氣候治理,有效應對氣候挑戰(zhàn)。中國是世界綠色發(fā)展和全球氣候治理的堅定行動派和重要貢獻者。自2000年中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fā)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chǎn)業(yè)鏈,貢獻了全球1/4的新增綠色面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行動贏得了世界的高度肯定和廣泛贊譽,發(fā)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為發(fā)展中國家實現(xiàn)綠色發(fā)展提供了新的選擇。此次中國宣布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以更大的力度應對氣候變化,就像過去歷次發(fā)布的國際承諾一樣,將轉化為具體的、更強有力的氣候行動。這些行動既有力推動中國的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也將進一步強化全球層面的國際氣候行動。
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
氣候變化是典型的全球性挑戰(zhàn),需要國際合作加以應對。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力單獨應對,也無法獨善其身。中國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積極參與并推動國際氣候合作,積極運籌中國綠色大國外交,在與發(fā)達國家加強合作對話的同時,重點加強了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中國始終致力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fā)展,讓綠色切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積極推動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fā)展合作機制,幫助共建國家提高環(huán)境治理能力、增進民生福祉。中國已經(jīng)與42個發(fā)展中國家簽了54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開展70多個項目,還培訓了2300余名人員,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6年以來,中國向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提供并動員氣候變化相關資金超過1770億元人民幣。
中國還向全球提供大量風電、光伏設備,推動能源轉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綠色產(chǎn)品與技術支撐。近年來我國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組件和60%的風電裝備,僅“十四五”期間出口的風電光伏產(chǎn)品就助力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41億噸。中國此次宣布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必將進一步推動國際氣候合作。
彰顯中國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中國統(tǒng)籌內外,與時俱進,積極承擔大國責任、展現(xiàn)大國擔當,明確提出要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作為全球氣候治理的引領者,中國積極向世界貢獻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主要通過思想引領、示范引領和合作引領展現(xiàn)其作用。中國積極向國際社會宣傳和推廣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成效顯著。今年9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正式提出全球治理倡議,表示中方愿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包含“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五點核心內容。全球氣候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中國的全球治理倡議未來將為中國引領全球氣候治理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
在國內行動方面,中國在綠色發(fā)展領域的成功實踐和示范作用全世界有目共睹。在推動國際氣候合作方面,真正考驗中國能否發(fā)揮引領者作用的是看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的關鍵時刻能否發(fā)揮關鍵作用。正值全球氣候治理的關鍵時刻,氣候危機的日益深重和全球氣候治理赤字加劇表明,當下世界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加強全球氣候治理。國際社會普遍期待在此關鍵時刻中國發(fā)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面對新形勢,習近平主席在今年4月舉行的氣候與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上明確表態(tài):“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國際社會深受鼓舞。滄海橫流方顯引領者本色。中國發(fā)布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也是中國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的題中應有之義,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引領作用。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氣候危機危害日深,全球氣候治理正處于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世界各國的抉擇。中國的立場、政策和行動清晰表明,中國將始終站在應對氣候變化歷史正確的一邊。此次中國發(fā)布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為信心不足的國際社會注射了一針“強心劑”,提供了一顆“定心丸”,為面臨不確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的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注入了持續(xù)的確定性和穩(wěn)定性,又一次向世界傳遞一個強烈而清晰的信號:中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重要貢獻者和關鍵引領者。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 張海濱)
供稿 |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
編輯 | 李夏菁
原標題:解讀 | 中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重要貢獻者和關鍵引領者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