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已達85%

  • 安徽省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已達85%已關閉評論
  • A+
所屬分類:地方新聞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物質(zhì)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生活垃圾產(chǎn)生量也迅速增長。為防止可能出現(xiàn)的“垃圾圍城”危機,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xiàn)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將是消除垃圾危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
 

安徽省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已達85%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網(wǎng)站公開《關于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閉會期間第0495號建議答復的函》,對陳紅楓、劉雨薇兩位代表提出的《關于扎實推進全流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建議》正式做出答復。
 
  答復稱,近年來安徽省不斷加大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力度。截至9月底,全省已建成運行分類投放收集點47775個、投入分類運輸車輛4191臺,已有5918個小區(qū)、367.6萬戶居民、2326座學校及231.2萬名學生開展垃圾分類。在二季度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對安徽省生活垃圾分類評估中,全省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為85%。
 
  在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安徽省指導各地抓緊推進2022年度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等重點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布局建設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設施,積極配備專業(yè)運輸車輛,加快補齊末端處理短板。

       截至目前,全省投入運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02座,設計日處理能力為5.86萬噸。合肥市建成居民區(qū)垃圾分類定時定點集中投放點4727座,改造升級1279個規(guī)范化再生資源回站點,配備專用收運車輛2195輛,桶邊值守督導員5069人、志愿者4450人;淮南市建成運行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處理設施2座,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800噸,主動公示實現(xiàn)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答復中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全鏈條管理。指導各地認真施行《安徽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居民小區(qū)撤桶并點,倡導“桶邊值守”,設置投放點值守崗位,發(fā)揮桶邊值守人員、分類志愿者、網(wǎng)格員等作用,做好現(xiàn)場引導;規(guī)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強化分類站點與生活垃圾清運單位有序銜接,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裝混運”。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盡早實現(xiàn)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環(huán)保在線整理,資料來源于安徽省住建廳。